要知道水滸傳中,陳凡只喜歡兩個人物,一個行者武松,一個便是魯提轄魯智深。
所以對這首詩,他可太有感觸了。
“老爺子用《水滸傳》中魯智深的這首詩來總結(jié)自己的一輩子,自然是有深意的?!?
“白家龐大,蠢貨不少,真正看透老爺子這首詩的真實含義的人不超過三個?!?
“我也是在成年后,研究了老爺子的生平跟家族的發(fā)展史才想清楚了一件事?!?
“老爺子身上有秘密,但是他不能告訴任何人,在生命即將走到盡頭之際,他又不甘心這樣直接帶著秘密離開。所以才有了這首詩?!?
“這首詩寫的已經(jīng)足夠含蓄了,因為我很清楚,他真正想寫的并不是這個,而是另外一首詩......”
陳凡坐在對面,身體從僵硬到最后逐漸放緩。
情緒也從震驚到惶恐最后變成了一種十分復(fù)雜的平靜。
作為一個外人。
他竟然能夠一眼就明白白半山的這句話是什么意思。
也知道老爺子到底想要說的另外一首詩是什么意思。
《水滸傳》中魯智深臨死前的這句感慨,其實是有來處的。
它出自王陽明在《陽明心學(xué)》中的一句話。
那句話的全文是:“躲天意......”
對面的白半山喃喃開口。
“躲天意,避因果,諸般枷鎖困真我;順天意,承因果,今日方知我是我;一朝悟道見真我,何懼昔日舊枷鎖,世間枷鎖本是夢,無形無相亦無我?!?
聽對方念完這句話。
陳凡整個人緊繃的身體徹底放緩,整個人坐在對面,眼神中的光彩變得復(fù)雜又感慨。
仔細(xì)想想,這句話,何嘗說的不是自己。
前世今生,天意因果......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