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個死瘸子,你敢罵我你知道我爹是誰嗎
李承乾最恨別人罵他瘸子,而這死胖子還在瘸子前加了個死!
啪!
燕十八直接一巴掌抽在死胖子臉上,呵斥道:找死,竟敢對太子如此無禮想要滅九族嗎
孩子被打懵了,接著嚎啕大哭。
這家主人本來要弄死眼前這個死瘸子,好心迎接進家里做客,你卻打我孩子
接著,燕十八亮出了東宮的令牌,全家人都嚇了個半死。
李承乾見燕十八收拾了這不長眼的死胖子,也沒有和這家人計較。
只是轉(zhuǎn)身淡淡地說道:糧食不該被浪費,它是農(nóng)民辛辛苦苦,耗費了一整年時間才種出來的,而這只雞腿,更是耗費了不少糧食,長了一年多,才有了這雞腿。
朝中規(guī)定,浪費糧食者,需重罰!
他離開了這戶人家,又去了下一個村子,每個村子的情況基本大同小異。
他帶著所見所得,今日非要和父皇討個說法。
太極殿。
父皇,兒臣回來了。
李世民正在批改奏章,氣得臉色發(fā)青,媽的,這群人是瘋子嗎
前段時間,一股腦地噴蜀王,蜀王走了,去了隴西,現(xiàn)在又開始噴太子。
竟然有人咆哮,太子借著體驗民間疾苦的名義,四處擾民,縱容屬下毆打他人,連十歲的孩子都不放過。
私自沒收勛貴的田產(chǎn),私自命人開倉放糧,甚至沒有經(jīng)過朝中政令,私下任免地方官吏。
上目無王法德行,下不懂地方行政困難,如此太子,將來如繼承大統(tǒng),得萬民擁護。
李世民將手中的奏折扔了下去,冷聲道:你先不用說話,也不用著急著教訓(xùn)朕,你先看看這些抨擊你的奏折吧!
李承乾瞥了一眼灑落一地的奏折,躬身道:父皇,這些是兒臣預(yù)料到的,其內(nèi)容不用看,兒臣也知道是什么
不就是兒臣損害了他們的利益,他們想要廢了我這個太子之位嗎
李世民眼前一亮,太子今日怎么跟換了一個人似的
看樣子這次民間之行,對他觸動很大,有長進。
李世民想要讓太子好好冷靜一下,說道:此事你不用管,先去看看你母后,你有新添了一位妹妹。
李承乾先是一愣,母后誕下了妹妹
他竟讓將此事給忘記了,不過比起國家大事,新添一位妹妹,還不值得他高興。
父皇,既然母后和妹妹都安好,兒臣明日去探望也不遲,但父皇的子民吃不上飯,要餓死了,此事卻是大于天。
李世民嘆了口氣,太子是有所長進,但目光過于狹隘,長進不多,你是太子啊,將來要繼承大統(tǒng)的,你不是圣人!
李世民站了起來,背著雙手,走向了太子,很是嚴肅地說道:朕已經(jīng)知道你最近做的事情,你能看到這些弊端,說明你有長進,朕這些年對你的教育,沒有白費。
但你是太子,不應(yīng)該只看不好的一面,同樣要去看好的一面,權(quán)衡利弊,再做出決定,絕對不能腦子一熱,拍著屁股就決定了。
現(xiàn)在只是一部分人吃不飽飯,但如果你的決定適得其反,那就是大部分人,甚至是全天下的人吃不上飽飯……
管理是一門極具智慧的藝術(shù),正如《道德經(jīng)》所,治大國如烹小鮮。
煮一條小魚,你不能去隨時攪動它,否則它就會爛掉,只需要將油鹽醬醋把握到恰到好處即可。
治理國家,既然政策已經(jīng)制定好了,即便是作為君王,也要在這個政策內(nèi)行使權(quán)力,你不能過多的,隨意地去干預(yù),尤其是在沒有權(quán)衡利弊的情況下……
君王要做到,有所為有所不為,但前提條件是,社會必須要良性運轉(zhuǎn),而社會要良性地,正常地運轉(zhuǎn),就得靠那些地方勛貴和豪紳,他們同樣是社會構(gòu)成的一部分。
你以為朕沒看到地方豪紳的危害嗎朕看到了,朕從很小的時候,就看到了,但想要改變千百年來的規(guī)矩,談何容易
所以,朕一直在積蓄力量,有所為,有所不為,無為時,靜若處子,有為時,必須動若脫兔,必須一擊成功。
漢朝時曾經(jīng)有這么一句話:犯強漢者,雖遠必誅。
但在漢武帝說出這句時,曾經(jīng)的漢朝卻是無為而治多年,休養(yǎng)生息,等到漢武帝時,積蓄了足夠強大的力量,他才敢這么說,而后一擊擊潰了北方的匈奴,成了強漢!
可漢武帝也打光了幾代人的積蓄,給整個帝國種下了覆滅的種子,朕不希望這事發(fā)生在朕身上,更不希望發(fā)生在你身上。
,請下載好閱
,請下載好閱
閱讀最新章節(jié)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