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這……”
        張岳正疑惑不解,崔老板小聲道:“張先生,那件紫砂夜壺被辛教授買走的事,我一直沒告訴他。
        所以……嘿嘿……”
        張岳瞬間明白。
        如果那件紫砂夜壺不是正德皇帝的東西,胡見平買走后肯定血虧。
        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,自己其實算幫了他。
        張岳擺手:“不必客氣,我也只是實話實說。”
        胡見平朝他點點頭,再次看向查理:“你好,我對古玩比較感興趣,你這幾枚錢能不能讓我看看?”
        對于古玩的相互鑒賞,查理·西諾十分罕見的豪爽。
        他嘿嘿一笑:“沒問題,隨便看,有什么疑惑盡管指出,咱們一起交流交流?!?
        胡見平點點頭,先拿起那枚太夏真興小平。
        太夏真興小平是東晉時匈奴貴族赫連勃勃于真興年間所鑄,前面為“太夏真興”,背面為“永平元寶”。
        字體古拙優(yōu)雅,韻味十足。
        胡見平一邊看一邊點頭:“好東西啊,關(guān)鍵還保存的如此完整?!?
        他又放在鼻孔處聞了一下,還對著邊緣吹口氣后放在耳邊聆聽。
        折騰了半天,最后道:“的確晉代的東西。
        而且看這銹跡,應(yīng)該是最近五年才出土的,不然絕對無法保存的這么完……”
        說到一半,胡見平忽然愣住,接著道:“不對??!”
        其他人一愣,紛紛朝他看去。
        尤其是查理:“不對?哪里不對?”
        “歷史不對!”胡見平道,“晉代時期因為冶煉技術(shù)限制,那個時代提純出來的銅含有的雜質(zhì)普遍較多。
        比如常見的錫和鉛。
        這些金屬雜質(zhì)和銅如果長時間放在古墓這種相對潮濕的環(huán)境,本身會形成原電池,最多幾十年就朽爛的不成樣子。
        這也是除了明清兩代,其他歷史時期的古錢很少傳世的原因。
        至于僥幸能保存下來的,都是機緣巧合下與空氣和水隔絕。
        比如浸在油中。
        但浸在油中的銅錢雖然也會腐壞,可腐壞的方式和這枚太夏真興小平完全不同。
        你看它表面的銹跡,明顯就是放在潮濕泥土中形成的?!?
        查理·西諾呆呆的問:“你什么意思?”
        “很簡單,這枚古錢大概率是贗品。”
        “什么?”旁邊錢裕華瞬間不樂意了,“你說話可要注意,贗品,你有證據(jù)嗎?
        再說,就算這錢上面的銹跡,是在潮濕泥土中形成的又怎樣?
        說不定它出土的時候在油里,被人收走后因為保存不當發(fā)霉了?!?
        其他人點點頭,的確有這種可能,而且可能性非常大。
        作為行內(nèi)人,他們聽過太多太多的例子了。
        尤其是那些盜墓賊,因為沒有保存意識,經(jīng)常把挖出來的東西隨便找地方一放。
        短時間內(nèi)能賣出去還好說,一旦賣不出去,用不了幾個月,古玩的價值就會大打折扣。
        然而面對錢裕華的質(zhì)疑,胡見平神色淡然:“錢先生,這枚古錢是不是假的,單憑上面的銹跡的確不好判斷。
        不過想驗明真?zhèn)慰刹恢惯@一個方法?!?
        他扭頭看向所有人:“各位,這枚古錢不管形態(tài)還是銹跡,都真假難辨。
        也就是說,它要真是贗品,那個造假者絕對是此中高手。
        可惜他的手段再高超,有一點也無法仿制。
        那就是古錢材質(zhì)本身的純度。
        關(guān)于這點,我專門做過研究,同時也到潘家園收購了大量的高仿古錢。
        本來我收這些高仿古錢只是拿來玩,畢竟那些錢做工粗糙。
        哪怕對古錢稍微有點了解的新手,都能看出破綻。
        直到有一次,我測試了這些高仿古錢的密度,發(fā)現(xiàn)了一件很神奇的事。
        這些高仿古錢密度全在8.76~8.78(gcbook1217812178975179196894.ht。: